当前位置:主页 > 综合 > 正文

孝感首衡城的“华中样本”:南北双核联动如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

中国基金网

  作为首衡集团布局华中的核心枢纽,孝感首衡城迎来了高光时刻。自2023年11月运营以来,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实现累计交易量突破1000万吨,远超农批行业5~8年的常规培育周期。这座辐射华中6省6亿人口的“菜篮子”,不仅改写了湖北农产品流通格局,更以“高碑店经验+区域创新”的双核联动模式,探索出一条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的“华中样本”。

  南北呼应:双核联动破解流通壁垒

  孝感首衡城的崛起,始于首衡集团对“全国一盘棋”的战略布局。在北方,高碑店市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杆,已形成年交易量1910万吨、交易额1410亿元的规模,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农批市场百强榜首;在华中,孝感首衡城依托“九省通衢”的区位优势,与高碑店形成“南北呼应、双向流通”的格局——湖北的农副产品通过高碑店辐射北方,河北的千种特产则借道孝感深耕华中。这种双核联动机制,首先打破了农产品流通的地域壁垒。              2025年6月,海南精品瓜果产销对接会在高碑店举行,而孝感首衡城同步开设“海南热带水果专区”,通过冷链专线实现直达,让华中消费者与京津冀市民同时品尝到新鲜凤梨与芒果。同样,湖北的孝感麻糖、随州桃李通过首衡城集散后,借助高碑店的北方网络进入北京、天津等市场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对农业生产的反向赋能。

  未来启示:从“样本”到“范式”的升级路径

  孝感首衡城和高碑店市场的双核互动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多重启示。其核心在于突破传统农批市场的“交易属性”,通过“南北双核联动”打通资源流动壁垒,以“全产业链思维”重构农业价值分配,用“产城融合”实现城乡协同发展。

  通过“市场+基地”模式,首衡城与湖北省内50万亩种植基地建立稳定合作,在孝感流转土地1.5万亩,自建标准化水叶菜基地,带动周边农田转型为标准化种植基地,与农户签订长期订单协议,联农带农,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。

  以“市场+工厂”联动体系为引擎,吸引水产加工等企业入驻,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聚集态势。

  随着首衡城市场的成熟,周边交通、商业、居住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,冷链物流、电商孵化、供应链金融等配套产业蓬勃发展,带动3.7万人就业的同时,加快了区域经济与城镇化进程的发展。

  从高碑店到孝感,首衡集团的探索证明:农产品流通市场不仅是“菜篮子”,更能成为乡村振兴的“动力源”。当更多这样的“超级枢纽”崛起,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图景,正在从愿景变为现实。

中国基金网遵守行业规则,本站所转载的稿件都标注作者和来源。 中国基金网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“中国基金网”, 不尊重本站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激光网的追责,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, 如有异议可投诉至:Email:133 4673 445@qq.com